本文由知酒原创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知酒团队
近日,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相继印发《仁怀市白酒行业涉政类违法违规营销行为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和《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管理的通知》。
【资料图】
这是仁怀产区“四改”后,从营销和宣传角度为仁怀酱酒的发展划定“红线”。在此之前,仁怀产区还明确提出1000家酒企数量的硬性指标。显然,仁怀产区的未来目标是兼具环保、规模化、标准化的产区形象。
此外,习水宣布1万吨的入场资格;赤水产区推出一系列招商政策拥抱投资者。贵州酱酒各大产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凭借不同政策深入产区建设,进而推动整个贵州白酒产业转向区域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仁怀:营销红线、1000家
“通过规范营销与宣传方式,在助力产区不断发展同时,也能够助力企业处于良性竞争。”一位酱酒专家对知酒君说道。
在发布的两份文件中明确指出,禁止非法侵权冒用、盗用、滥用“贵州茅台酒”、“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酱香酒”、“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核心产区”、“茅台镇核心产区”等知识产权商标;严禁违规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洞藏老酒”、“年份酒”和乱贴牌等多方面的内容。
同时也重点提到了,使用“国家级”、“最高级”等用语;使用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名称、机关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包括简称、徽标)的“特供”、“专供”等标识等八种情形将被清理整治。
显然,这是仁怀产区针对当下贵州酱酒产区宣传乱象的一记重拳。从监管角度来看,相关政策的落实执行,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以往的“擦边营销”,使得贵州白酒营销走向规范化。这种拨乱反正的做法,也在切实维护酒企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对于产区形象的提升是多维的。
事实上,本次划定营销“红线”的政策背后,是仁怀产区继2021年启动“四改”在生产端规范酱酒产业发展后,再次重拳出击。从政策来看,“四改”对象是仁怀范围内的全国白酒生产企业,主要针对对仁怀自然环境产生危害的“小弱散”企业。从源头即生产企业酒企上,进行规范约束酱酒绿色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此外,在“小弱散”的企业改造上,仁怀产区还提出实现兼并、整合、重组等手段,自此仁怀产区进入洗牌阶段。
今年3月,仁怀市政府举行全市白酒生产企业(作坊)环保工作培训大会,表示“兼并潮”仍在持续。并明确表示,今年仁怀将新增清理退出白酒企业(作坊)100家以上,确保白酒生产企业总数控制在1000家以内。
这也意味着,曾经小、中、大型酒企所聚集的仁怀产区,自兼并后“小弱散”企业将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兼具规模、标准、环保意识的企业。这是净化企业,保护产区的必要举措。
从划定营销红线,到产区“四改”,再到控制到1000家酒企,仁怀已全面进入产区的规范化,从生产、营销(销售)、环保,甚至于严控企业数量,仁怀表现出极强的集中化与标准化。
习水:门槛提升、保护品牌
随着白酒行业集中度的加剧,产区的重要性开始凸显。仅在贵州层面,习水产区、赤水产区悄然崛起,被视为新的“酱酒高地”。纵观近年来两大产区的发展历程,在政府、协会、酒企等多方的齐心努力下,产区营销与知名度取得显著提升。但在谋求高速增长的同时,习水、赤水产区也始终保持理性与发展主线。
2022年6月,习水县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白酒产业发展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从产能门槛、投资性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规范习水产区白酒产业发展。
“绿色主产区 酱酒新高地”习水酒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具体表现为,督促酒企进行环保改革,进行标准化生产,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值得注意的是,习水产区提高了招商投资的准入门槛,新引进的白酒企业必须具备万吨以上产能,才能进入习水产区。一万吨产能的硬性指标,将一些弱势的投机者拒之门外,避免了泥沙俱下的局面。
站在产区角度来看,当前习水产区以习酒集团和茅台酱香系列酒两个百亿级企业为引领,安酒、小糊涂仙、洞酿洞藏三个十亿级企业,以及数个中小型企业为基础,构建起“2+3+N的”产区品牌队伍。
习水县习酒生产厂区(图源网络)
从这个角度来看,仁怀产区“控制1000家酒企数量”与习酒产区1万吨入场门槛一样,皆是出于保护规模化企业品牌,旨在打造规划化、标准化、集群化产区。
赤水:招商引资,政策助力
与仁怀、习水产区积极产区建设相同,赤水产区也在抢抓发展机遇大力聚焦和推动酱香白酒发展,成长为贵州酱酒生产的重要产区之一。除了从产区内部构建发展内核之外,还通过“走出去”等方式打响产区知名度。
“赤水酱香·美中之美”赤水河下游酱香白酒黄金产区·赤水推介会
此外,引进外来酒企已成为赤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引资招商也成为赤水产区的当下核心工作。据资料介绍,赤水产区推出了政策支持,包括酒类业务加速办理,以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此外,在税收与土地成本等方面,赤水也重磅推出一系列“福利”吸引外来酒企投资进场。
值得注意的是,仁怀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汪能科履新赤水,并出任市委书记。在多个推介会与招商会上,他明确表示:赤水市政府为酒企提供极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也为招商引资提供了相当助力。
据相关人士透露,近段时间有一大批酒企入驻赤水,其中不乏有规模的实力酒企。可以预想的是,不久后的赤水产区将涌现一大批高产能的规模性酒企。
产区“各自有政”,贵州酱酒争上游
综上所述,三大产区都在借助不同的方式与政策夯实产区发展前景。不可否认,三大产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适合当下阶段的发展政策,无可争议。
以仁怀为例,其规模体量、知名度、影响力在整个行业都位于前列。习水、赤水产区则处于中游位置。因此在具体的政策上有所不同,表现为仁怀与习水产区以规模化与标准化“政策收紧”;赤水产区张开臂膀拥抱投资者。不同的途径,差异化政策都指向一个共同点——推动产区建设,力争上游。
知酒君认为,在白酒产业的竞争力加速向优质产区集聚的当下,只有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强化企业品牌培育,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在区域竞相发展中抢占先机。对于发展阶段不同的贵州白酒产区而言,只有找准方向、判断对趋势,出台对政策,产区才有发展,产业才能持续。
三大产区的政策导向,也透露出未来贵州酱酒的发展雏形:政策先行,质量为基,产业集群的白酒产业。其背后代表的是标准化与规划化的产业特征,这是未来白酒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然,整个贵州产区已抢占了先机。
此外政策也刺激了贵州酱酒项目的高质量进程。近日,《贵州省2023年产业大招商推介项目索引(四化项目)》发布,据统计,其中直接涉酒项目23个,引资规模达148.79亿元。140亿资金的背后,是政策的吸引,更是贵州白酒前景的笃定。源源不断的资金涌入,线下线上设施的落地,毫无疑问,贵州白酒在争上游的过程中,还有着具体的大动作。
标签:
本文由知酒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知酒团队近日,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
从事汽车贸易的上海物贸7天6板,光伏概念股江苏华辰5天4板,股权转让概
智通财经APP讯炬芯科技688049SH发布公告公司将实施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
四环生物: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1、因为这个宏每次上线都要点一下,给的福利是懒人福利,直接加到任意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