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有很多“热词”,消费,无疑是其中最“热气腾腾”的一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部长通道”,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今年工业经济发展存量政策叠加增量政策,会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产业升级动力。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今年消费形势做出预判:展望全年,消费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会外,旅游景点、大街小巷、商场饭店人气回归,烟火升腾,堵车、排队、拥挤成常态,亿万消费者正用实际行动,拉高消费的“热度”。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热闹,让人踏实;繁华,让人对未来充满期许。
01
暂停
无论在哪个经济学流派的理论框架中,消费都居于关键位置。
经济增长说到底是需求拉动的。促使人们去创造物质财富活动的直接动机和目的,是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范围的扩大,对社会生产进一步提出了要求,从而又为社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持续性的拉动力量。
马克思深刻分析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内在动力,使生产过程和产品得以最终完成。
从实践看,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梳理发现,近20年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50%(50.4%),最高年份为65%。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4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6%。
近20年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的年份有3个,一个是非典肆虐的2003年,贡献率为36.1%;一个是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贡献率为-6.8%;一个是新冠疫情多发频发的2022年,贡献率为32.8%。
疫情下,供给受到冲击,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满足消费需求;同时,线下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受到抑制,供需难以匹配,致使消费萎缩。此外,因为预期转弱、信心不足,消费者不敢消费、不愿消费,使得消费需求进一步收缩。
2022年,疫情多发频发对消费市场恢复扰动影响较大,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8%,远低于多年平均水平。居民消费意愿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问题比较突出。
青岛消费市场也受到明显影响。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91.8亿元,比上年下降1.4%(2021年为增长14.8%),对经济增长形成下拉。
“消费马车”能不能跑起来,关系民生,关乎经济基本盘。
02
重启
我们丝毫不怀疑消费会重启,因为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尤其是从长期发展潜力看,我国总人口超过14亿人,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5亿人,是全球超大规模、最具有潜力的大市场,随着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乡村市场蕴藏较大潜力,将有力支撑我国消费市场稳定恢复发展。
但,什么时候重启却是一个问题,毕竟,低迷已经持续了三年,加上不确定性因素仍然不少,多少我们曾经以为的理所当然都改变了模样。
然而,就好像一根弹簧,压得越狠,反弹得就越厉害。疫情冲击最明显的是消费,疫情趋稳后复苏潜力最大的也将是消费。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落实,地区间人口流动愈发频繁,跨省出行和旅游大幅提升,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迅速回暖,叠加春节、元宵等我国传统长假,年初消费实现了“开门红”。
今年春节期间,国内旅游收入和人次分别增长了3758亿元和3.08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0%、23.1%,这两个数字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3%、89%。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收入增长12.2%,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5%。
今年以来,青岛各类线下消费场景加快重启,人气回归,旅游景点重现“人从众”,消费者“撒欢”,商家“笑了”。
这几天,不少城市因为“堵”上了热搜。北京,晚高峰没到,北京国贸一条路已经一动不动了,三里屯路口连电瓶车都开始堵车了。广州开启“人人人”模式,2月份至3月6日,广州地铁已有12天客流突破900万人次,其中,2月24日、3月3日线网破千万客流。3月4日,武汉地铁线网单日客运量达到445.54万乘次,再次刷新今年最高纪录,历史排名第三。
那种熟悉的“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又回来了。我们期盼这个势头一路向上。
“当前一些制约消费释放的不确定因素正在逐步消除,随着消费潜力的快速释放,上半年消费领域主要指标增速有望逐步回升。展望全年,消费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对今年消费形势的预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有关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03
提速
熵增定律告诉我们,在一个孤立系统,如果无外力做功,其总混乱度会不断增大。
受疫情影响,各种超预期因素叠加,经济发展的熵值加速增长。当前,虽然疫情的影响在消散,但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和努力,经济不会、也不可能自动恢复。
于消费而言,同样如此。尽管消费已经开始复苏,但前路仍然漫漫,不确定性、不可控因素仍然很多。过去三年,疫情对供给端造成严重冲击,恢复还需要一些时间。对需求端冲击的后续效应持续显现,尤其是消费者对不确定性的厌恶导致风险偏好降低、预防性储蓄倾向明显上升,影响了远期消费意愿。
如何尽快消除这些影响,让供给和消费加速恢复,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仍将是一大挑战。
扩大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系统推进,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就消费说消费。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穿经济工作全过程的主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任务。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当前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不管是应对短期压力还是长期挑战,都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优化供给结构,从而实现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具体到消费而言,要把消费品(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一起抓。
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要不断提高供给水平,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以促成更多的需求匹配,达成更多的交易,扩大消费的规模。
产业是供给的载体。青岛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提升24条重点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供给能力水平。
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把着力点放在需求端、消费者上,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愿望以及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等因素。
要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从突出载体建设、新型消费、特色活动和商贸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打好扩大消费“组合拳”,以稳就业、促增收解决“不敢消费”问题,以提品质、强引导解决“不愿消费”问题,以创场景、优环境解决“不便消费”问题,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加快推动消费复苏。
一子落,满盘活。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让消费既当“领头羊”,又当“驱动器”,千方百计推动消费回补扩容、提质升级,让“消费马车”跑起来,跑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沈默
标签:
今年的全国两会有很多“热词”,消费,无疑是其中最“热气腾腾”的一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
作为青岛主城区的“绿肺”,浮山的整治建设一直备受市民关注。3月10日,记者从崂山区城市管理局了解到,...
【青岛新闻网独家】记者刘文超6000多名球迷现场观战青岛男篮主场比赛、青岛海牛时隔九年再战中超、青岛...
文明青岛随手拍小程序上线已近一个月,市民纷纷拿起手机,拍照上传身边发现的“不文明”现象。截至3月10...
1、公积金贷款担保条件是指以自然人做住房公积金担保人的。2、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