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青岛新闻网11月1日讯(记者 张晓楠)10月29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首期卓越工程师班开班仪式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创新论坛在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标志着青岛科技大学工程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正式启动。
根据协议,首期卓越工程师班共选拔30名优秀学生,培养方式主要有三方面创新:一是突出校企联合,青岛科技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与赛轮、金能、森麒麟、京博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双方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二是实施导师组制,在传统校企“双导师”的基础上,配备导师助理,让企业的工程师走进课堂、把学生的课堂搬进企业,促进教科产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学生双重身份,从进校起,学生既是青岛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又是企业的一名员工。1年在学校开展专业学习、2年在企业实践锻炼,毕业时培养成为企业运营的骨干和企业管理的行家里手。
青岛科技大学计划每年培养30-50名适应绿色化工、新材料行业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卓越工程师,探索实行“3+1+2+N”卓越工程师本硕贯通培养专项实施计划。培养模式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本科阶段,在校进行3年工科基础知识学习,并组织到合作企业进行见习实践;第二阶段即本硕过渡阶段,时间为1年,在大四上学期经过推荐选拔后,进行硕士阶段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在大四下学期达到毕业条件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后,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第三阶段即工程硕士培养阶段,完成硕士阶段课程学习后,在企业、科研院所进行2年左右专业实践和工程技术研发,达到毕业条件和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后,获得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第四阶段即N年跟踪反馈阶段,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持续关注毕业生工作和发展,发挥评价结果的反馈作用,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校所联合、教科产融合。学校将根据国家和山东省工程硕博士培养工作方案,适时启动工程博士人才培养工作。
标签: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新闻网11月2日讯(记者李丽涛通讯员柴伟)据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抽样调查,经山东调查总队评估审定...
艺考女生视频记录备考历程刷爆网络感动网友网友表示这是给备战艺考学生最好的“强心剂”一次次跌倒又一...
青岛足球小子亮相世界杯14岁的青春岛梯队球员杨恒瑞将作为牵手球童在参赛球队运动员带领下进入世界杯赛...
“银十”青岛楼市正式落幕,作为2022年楼市最后一个传统销售旺季。今年楼市的“银十”表现得不尽人意。“...
青岛新闻网11月2日讯(记者陈志伟)近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举办2022青岛...